厍浜村现有企业20多家,以铸造业为主。而当初最先引进的企业就是嘉善县合金球铁厂,该厂座落在厍浜村办公室的南面,占地3300平方米,从事铸造及机械加工,拥有一套先进的材质控制仪,每年能生产10000吨球铁和灰铸铁。全厂员工200余名,各类技术人员30多名。提到这个厂,每个厍浜人都会立刻想起一个人——秦国林,他就是这个厂的厂长。
秦国林,1957年出生,高中文化,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连续当选十二、十三、十四届县人大代表。在我村他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他从一个普通的土木匠、翻砂工、科长直至成为一个成功的厂长,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不倦追求。
外出闯荡 学本领
1986年,他在厍浜村的善西联民铸造厂担任厂长,他自己觉得还缺少技术、经营和管理知识,于是他毅然放弃厂长的职务。1986年秦国林应聘到当时在铸造业中技术力量较雄厚、规模较大的上海汽车铸造总厂嘉善联营厂任经营科长。走马上任的这一天,他对村领导说:“我这次是去当学徒、学本领,不是为了钱,有了本领我三年后还是会回来的。”1992年秦国林邀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到无锡市租赁了一濒临倒闭的企业,在那里办起了铸造厂。当时的条件和差,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业务,甚至连生活、生产用水也困难。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三年的拼搏后,秦国林苦心经营的铸造厂终于有了起色,并以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拖内公司、美国杰克森公司等国内外客商的信赖,实现了创业史上的第一步。
学成回村 展鸿图
“三年后,我还是会回来的。”为了实现对村党支部的承诺,为了振兴家乡经济,1994年,秦国林又放弃了已经成功的无锡铸造厂,毅然返回厍浜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当年秦国林投入300万元办起了嘉善县合金球铁厂,开始走上了艰苦创业的第二步。
嘉善合金球铁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合金厂2000年创年产值2000多万元,已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铸造实体。秦国林“野心”和大,他没有满足现状。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他作出了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全自动铸造流水线的决定,并取得了村党支部的权利支持。于是这个不知道什么叫满足、什么叫困难、什么叫疲劳的秦国林开始走上了创业史上的第三步。
2001年元月,在全自动铸造流水线开工典礼上,秦国林向上级领导和各位来宾郑重承诺:“奋战270天,一定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2周年的光辉节日前,使这条现代化铸造流水线投产使用,向伟大祖国52周年献礼。”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工程建设者和技术人员的日夜奋战,克服了技术、资金等困难,秦国林实现了他的诺言,2001年9月30日全自动铸造流水线胜利建成投入运转。相信这条生产线的建成将为厍浜村的工业经济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事业有成 报社会
秦国林在努力攀登事业高峰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把残疾人招进企业安置工作,为他们投保养老保险;逢年过节他对村里的军属、老人、困难户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安慰;村里建造文化活动中心、造桥筑路等社会事业时,他都慷慨出资。
2001年之后,村里又引进了几家铸造厂,技术都比他的厂落后,规模也较小。许多企业主都慕名而来向他请教技术方面的知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使许多企业的产品都得到了提升。
|